一.抽神經就是根管嗎?
遭受蛀牙、牙周病、外傷、裂痕等等原因而生病的牙齒,若是還能搶救,醫師便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然而大部分的病人會對根管治療抱持著「只是從牙齒裡面抽出一條神經」這種錯誤觀念, 會以為根管治療就像在釣魚般輕鬆愜意。表面上看似容易,但其中卻大有學問。如果有保留自然牙的決心,就不能随意輕忽根管治療的細節,它是一項非常細緻的治療。
事實上在根管治療裡,我們做的事情包括:
- 1. 盡可能完整去除蛀牙,保留最多不受影響的齒質,這時醫生會評估牙齒的保留與否。
- 2. 使用橡皮障(Rubber dam) 隔離生病的牙齒
- 3. 使用根管銼打開牙髓腔,此時就是我們俗稱的抽神經,與其說抽不如說是鑽掉,而神經也往往不是一條,實際上像是樹枝一樣錯綜盤結,接下來, 遵循原始管道路徑,將其暢通完整至出口,進行根管的清潔及擴大,過程中盡可能清潔躲藏在這些死角空間內的細菌
- 4. 最後將牙根內部空間作緻密充填
- 5. 追蹤觀察
如果没症狀的話,恭喜這時可以盡快製作假牙復形了,以保護、延長自然牙的生命。
二.根管常見的迷思
1.常見迷思一:牙齒沒感覺就是健康的,不必做治療
蛀牙、牙周病、外傷、裂痕等等都是造成牙根内部牙髓組織生病的主因。牙髓組織生病是分階段性的,症狀及治療成功率也不盡相同。由初期的「急性牙髓炎」 (會產生自發性抽痛或轉移疼痛/對冷熱刺激極度酸痛),到後期 「牙髓壞死」,致病菌會逐漸感染根管内部深處組織,造成牙根周圍骨頭發 炎破壞、繼發牙周病、牙肉化膿腫脹或反覆出現瘻管,甚至是蜂窩性組織炎。其實大部分進展到比較後期,病情較嚴重的牙齒,反而没有明顯症狀而容易被忽略,錯過了搶救自然牙的黃金時間。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以免延誤治療。重點是,民眾必須關心牙齒,健康,定期檢查,在發生小問題時就接受治療,才能延長自然牙的生命,「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2.常見迷思二:根管治療就是抽神經
「抽神經」只是根管治療的其中一小部分 ,「抽神經」這詞句僅代表去除,根管内部壞死牙髓組織、神經血管,然而造成牙齒内部生病的兇手是細菌,根管治療還必須著重在盡力清除可能躲藏在根管內部這些繁雜死角空間,內的細菌,讓生病的牙齒有機會緩解癒合這個步驟是最不能疏忽的,忽略了這重要觀念有相當大機率造成日後疾病複發。
3.常見迷思三:反正遲早要拔,不如早點拔,痛牙拔掉便能一勞永逸
若是隨意拔掉牙齒,沒有適時重建,除了影響顏面口腔的美觀,還會影響剩餘牙齒的功能,不僅造成咀嚼不便、食物營養攝取失衡,牙齒也容易蛀蝕、牙周病惡化,長久下來其他牙齒的排列亦可能受影響而歪斜,甚至會全口缺牙,因此拔牙後反而必須做假牙或植牙因應,代價更大。雖然目前植牙是取代已經缺失的牙齒最好的治療方式,生病的自然牙,除非是已蛀得太厲害、太嚴重的牙周病或咬裂,若有機會搶救我們仍舊會鼓勵病患儘量透過正規的根管治療來保留自然牙,而不是抱著「反正遲早要拔,不如早點拔」的想法,直接跳到拔牙、植牙。原因是「植牙不是萬能的,自然牙有它的好處與優勢,自然牙還有牙周韌帶支撐,當牙齒受到撞擊,或咬到硬物,牙周韌帶會分散力道、保護牙齒,但植牙沒有牙周韌帶,就是硬碰硬了。」
三.醫師的心得:
大家可以將根管想像成一個如毛髮般細微、不規則的彎曲小隧道,而根管不單單只有一條,而是如同樹枝般彎曲錯節,它是存在於牙齒内部,被牙冠及牙根壁環繞著的密閉空間。隧道內的組織會因為蛀牙細菌造成感染壞死,這時細菌會慢慢往下侵蝕牙根尖,甚至會進入錯綜複雜如樹根狀的副根管、狹縫等內部死角空間中,這些都為根管治療增添了難度及許多不確定性,這也是最考驗醫師技術的部分。根管治療過程中,最常面臨到「肉眼不易看到細節」、「遺漏隱藏的根管無法治療完全」、「管道清潔、擴大及充填方面的不足」,就算做過根管,但隙縫中有位排除的細菌與蛀牙,就有可能造成根管治療面臨失敗的可能性,牙根尖骨頭發炎破壞沒辦法癒合甚至復發,造成日後必須再次重新根管治療、手術或者是拔除。
四.顯微根管的優點
顯微根管治療有别於傳統根管治療:顯微根管治療,運用顯微鏡放大設備,將牙齒内部高倍數放大,讓根管專科醫師更能透視根管内部空間,將細節呈現一覽無遺(如附圖作者實際操作的狀況),在細窄根管内可從事更細微精巧的操作;讓原本看不到的死角、細節更好掌握, 同時醫師還會搭配超音波器械,優良性質的鎳鈦根管擴大儀器、生物陶瓷類根管充填材料,可將根管治療工作進行得更加保守精確,讓牙齒保存的機會及治療機率提升,也協助解決許多難症,例如根管特殊型態、根管鈣化、堵塞等等。我們堅信精湛手感技術搭配高階精密的顯微設備,能夠提昇根管治療品質和成功率。